在工作場所中,墜落預防是職業安全衛生的重要議題。根據台灣的《職業安全衛生法》和其相關子法令,以下是關於墜落預防的主要規定:

 

1. 《職業安全衛生法》(OSHA)

該法律為整體職業安全與衛生的基礎,強調雇主有義務為員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並防止各種危害,包括墜落風險。它規定雇主應採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工作場所發生事故。

 

2. 《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

這些規則針對各種工作場域設備的安全設施提出具體要求,包括:

- 高空作業:超過2公尺的高空作業場所,應設置足夠的防護設施,如護欄、墜落防護設備(安全網、護繩等)。

- 梯具與腳手架:工作中使用的梯具、腳手架需符合安全設計與規範,確保作業時的穩定性。

- 安全護具:從事高空作業的工人應配備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如安全帶、安全繩、帽盔等。

 orig construction worker use safety harness and safety line shutterstock 1109366228

 

3. 《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

該標準針對建築及營造業提出了更詳細的規定:

- 邊緣防護:在沒有安全護欄的邊緣工作時,必須安裝防墜落設備,防止工人從高處墜落。

- 防護網:在一些特定的建築工地或高空作業環境中,必須安裝防護網,作為墜落預防的額外保護層。

- 作業平台與腳手架:必須符合穩定性和結構強度的要求,並且須設有防墜落的護欄。

 

4. 《高處作業安全衛生規則

專門針對高處作業的安全管理:

- 安全措施:要求在進行2公尺以上的高處作業時,應設有安全網、安全帶等防護措施,確保工人的安全。

- 風險評估:工作開始前應進行風險評估,並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防止墜落事故的發生。

 

5.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

這些規定要求雇主對高風險作業進行安全評估,並針對不同風險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具體措施包括:

- 作業監控:對高風險區域的工人進行實時監控,避免發生墜落事故。

- 培訓:雇主應提供員工高空作業和墜落防護的相關安全培訓,確保其具備必要的知識和技能。

 

6. 《罰則

未遵守上述規定的雇主可能會受到行政罰款,甚至刑事責任。如果因為未能提供適當的防墜措施而導致工人傷亡,雇主將面臨更嚴重的法律責任。

 orig construction worker falling of ladder getty 525444921

 

台灣的職業安全衛生法令針對工作場所的墜落預防提出了明確且詳細的要求,涵蓋了從安全設施到個人防護裝備的各個方面。雇主需要遵守這些規定,確保作業人員的安全,並預防避免墜落事故的發生。

 

堅尼士工程顧問可協助您整合法令之規定要求,並結合現場作業可行性之評估規劃,編訂墜落災害預防計畫,若您有任何諮詢事項歡迎與我們聯繫。

 

 

堅尼士以ESG永續概念架構的創新數位化管理,
為您掌握全方位工程品質。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