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動車的普及與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動車充電設備的風險與管理成為現代交通基礎建設中不可忽視的議題;新能源電動汽車現階段大多以鋰電池作為儲能裝置,因為鋰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與穩定的充放電性能,然而鋰電池的化學特性活潑且存在潛在危險,若操作不當或設備故障可能導致火災、爆炸等事故。
電動車充電設備在社區、大型商場、飯店等公共與私人空間的設置逐漸普及,但高便利性也帶來了潛在的安全威脅,當前電動車充電設備的主要風險來源包括電池過熱、短路、過載以及在地下停車場等封閉空間中使用時的火災與煙霧危害。當大量電動車同時充電時,過載與跳電的風險顯著增加,特別是在電力需求高峰時段;對於地下停車場而言,當鋰電池起火時,會產生高溫與有毒氣體如氟化氫(HF),這些氣體不僅具腐蝕性且對人員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若地下停車場通風條件有限,一旦火災發生,大量煙霧與熱量的積累會顯著增加救援的難度,故設置合適且必要的通風換氣排煙裝置是有助降低危害的發生。(延伸閱讀:有關室內鋰電池的自燃災害、電動車自燃時的安全措施)
為了降低電動車充電設備的風險,必須建立有效的防護機制與管理措施。首先,建議在設置充電樁時,以地面層或靠近車道出入口的區域為優先選擇,以便於通風與救援;其次充電設備應具備全面的電氣保護機制,包括漏電保護、短路保護、過電壓保護、過電流保護及過溫保護等,藉此減少火災或其他事故的發生風險。此外定期檢查與維護充電設備是不可或缺的管理環節,業者與管理單位應制定標準的檢查規範與維護程序,並善用數據監控系統來掌握充電設備的運作狀況,對於大型充電站或地下空間,必須設置適當的消防系統與通風設備,並確保災害發生時能即時啟動,以減少損害與危害。
最後,有效的風險管理還需要從建築設計、設備管理與使用者教育三方面著手。建築設計上,應考慮獨立防火區劃、持續撒水系統與排煙設備的配置;設備管理方面,應定期檢查設備狀況並優化管理系統,如透過大樓中控系統監控用電情況並進行調配;至於使用者教育,則應強調安全操作規範,如避免過充、注意充電槍頭保護、確保線纜完整等。隨著電動車的普及,充電設備的風險管理與安全保障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課題。

若您有任何安全衛生相關之危害預防之應變、風險管理措施的諮詢,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